
对于每年经手数十款电竞、游戏本的评测老炮儿来说,其实单纯的规格罗列早已被我“生死看淡”。不过,在看到宏碁暗影骑士·擎 7 Pro游戏本躺在“评测手术台”上时,我还是感受到了一些“反常识”的惊讶——原来一款游戏本不只是可以堆料,也还可以堆得非常懂玩家。
在NVIDIA GeForce RTX 50系GPU、英特尔酷睿Ultra 200系CPU等陆续搬上移动平台之后,各大笔记本电脑厂商也迎来了全产品线的更新换代。作为笔记本电脑市场的头部厂商之一,Acer宏碁自然也会对旗下的笔记本电脑产品线进行迭代更新。就在4月底,我们收到了来自宏碁的两款游戏本——暗影骑士·擎 7 Pro和暗影骑士·擎 7 S。作为搭载英特尔酷睿Ultra 9 275HX CPU与NVIDIA GeForce RTX 5080笔记本电脑GPU的新一代旗舰级游戏本与轻薄高性能游戏本,这两款游戏本会给玩家带来怎样的体验呢?前些天,我们已经深度剖析了暗影骑士·擎 7 S,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暗影骑士·擎 7 Pro。
硬核机甲风的游戏美学
和之前的暗影骑士擎系列产品一样,全新的暗影骑士·擎 7 Pro仍然采用了刚毅冷峻的全黑配色外观设计,整个A面也是一如既往的素雅风格,只有一个醒目的字母“N”形Logo诉说着它的Nitro暗影骑士血统。
不过在拆开保护套之后,当手指抚上A面时,我还是发现了些许不同。和前几代暗影骑士游戏本不少产品带有金属拉丝的质感不同,暗影骑士·擎 7 Pro的触感更接近于类似碳纤维材质那种类肤的细腻触感,能感受到细腻的微微凸起的质感,握持感异常舒服,而且A面涂层也基本不会吸附指纹,非常干净且清爽。
暗影骑士·擎 7 Pro的整体重量在3.9kg左右(实测不含电源适配器3.914kg),对旗舰级游戏本来说,这个重量倒也在情理之中,毕竟要想经常移动使用可以选择暗影骑士·擎 7 S,旗舰级性能的暗影骑士·擎 7 Pro自然是更侧重固定场合使用的。在18英寸屏幕配置的机身上,暗影骑士·擎 7 Pro整体的风格偏冷酷的机甲风,方正的线条也诉说着对性能的不妥协。不过能看到整体机身在边缘处采用了“润物细无声”的圆弧倒角切割打磨,搬动或双手握持时毫无硌肉的感觉。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锋利中隐藏的温柔”,这种设计哲学也显示了暗影骑士·擎 7 Pro在细节处的人文关怀精神。
▲屏幕开合阻尼有着比较完美手感,没有很多游戏本上“一推就倒”的那种松散感,最大约150°的开合角度能适应家里或学校的多种不同使用场景。
▲后部采用了两块凸起设计,类似机甲肩部,在凸起的下面隐藏着RGB灯带。
▲键盘区域采用了全尺寸键盘设计,包括数字小键盘区域。按键采用了凸起式孤岛分离设计,按键整体感觉键程适中,连续写作评测报告2小时,我也没太感觉到手指的疲累。
▲键盘区配置了全RGB灯效,可以通过宏碁Control Center一体式控制中心软件进行灯效调节。
▲暗影骑士·擎 7 Pro触控板尺寸达到了15cm×9cm,135cm2的超大操作面积足够大。触控板表面采用的是类肤涂层,触感细腻且不沾染指纹,而且还做了轻微的下凹处理。不过我感觉按键的触感还是略有些偏硬朗,键程偏长,在需要进行连击操作时可能容易“手酸”。
▲宏碁一体式控制中心(Control Center),在这里可以监控硬件状态,进行超频尝试设置,更改暗影骑士·擎 7 Pro的性能模式(静音、娱乐和性能),也可以设置键盘区和后部氛围灯条的RGB效果。
▲D面尾部做了略微垫高处理,同时尾部的脚垫也有极大幅度增厚,目测接近1cm,这样便于玩家在桌面使用时,让机器下方形成较大的悬空区域,增强进风效果,更有效地辅助散热。
18英寸机身的“超屏”魔法
暗影骑士·擎 7 Pro搭配的是标准18英寸屏幕,和大多数旗舰级游戏本采用的17.3英寸屏幕相比显示面积增加了12%。这块18英寸2.5K(最大分辨率2560×1600)屏拥有高达240Hz的刷新率且支持独显直连,在我看来就是妥妥的电竞屏标准——毕竟独显直连加高刷新率对游戏玩家带来的诸多优秀体验是有目共睹的。像在《CS2》这类FPS竞技游戏中,240Hz刷新率让我这种40岁的“老疙瘩玩家”也能明显提升跟枪成功率,游戏中烟雾弹边缘的动态模糊不再是马赛克化,而是自然的高斯模糊。高刷新电竞屏带来的是一种类似“物理外挂”的视觉效果提升,尤其是在FPS游戏中快速转换或拖动视角时,感受更为深刻。
同时,在色彩表现力度上,它也拥有100%的sRGB和DCI-P3色域覆盖率,色彩表现非常优秀。我们在测试《赛博朋克2077》游戏时,场景中的霓虹灯招牌灯箱上甚至能看到清晰的毫米级渐变过渡,人物眼角的电子纹身反光也是清晰可见,这些是在普通1080p屏幕上基本无法实现的色彩展现效果。
▲Spider X测试暗影骑士·擎 7 Pro色域覆盖率表现,100% sRGB还有接近100%的DCI-P3。
接口,性能扩展的尽情狂欢
▲左侧接口配置是2个USB 3.2 Gen 2 Type-A接口和1个耳机/麦克风接口
▲机身右侧配置的是两个USB 3.2 Gen 2 Type-C接口,都兼容雷电5和DP 2.1输出,从资料来看其中一个还支持PD快充。此外还有一个MicroSD卡槽,方便摄影爱好者便捷传输照片之用。
▲机身背部搭配的2个2.5Gbps的RJ45有线网络接口,1个HDMI输出接口、AC电源接口以及安全锁孔。
在功能接口上,暗影骑士·擎 7 Pro也给得比较慷慨,双USB-C雷电5接口的配置让双向80Gbps带宽搭配PCIe 4.0或5.0移动SSD时都能获得“降维打击”般的传输速度。实际测试中,我用雷电5移动SSD向暗影骑士·擎 7 Pro拷贝大约150GB的已解压游戏安装包,全过程非常快速,不到2分钟时间即可完成。显然这也给了游戏玩家们另一个思路——不需要写入本地注册表才可运行的“绿色游戏”,完全可以放在PCIe 4.0或PCIe 5.0的SSD上直接通过这两接口运行,游戏加载时间和运行效果几乎与内置SSD没有太大的差异,载入和读盘速度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也能大幅度节省内部存储空间。背部双RJ-45网络接口的配置更是体现了对网络稳定性、灵活性和性能扩展的有效提升,尤其是对于职业或半职业电竞选手来说,意义重大。
▲暗影骑士·擎 7 Pro内部配备了4个内存槽
▲内部左右各配置了两个PCIe SSD的M.2插槽,一共4个PCIe SSD插槽。
性能扩展接口方面,暗影骑士·擎 7 Pro也是丝毫没有吝啬,甚至比绝大多数旗舰游戏本做得更好。在我看来,暗影骑士·擎 7 Pro 4内存插槽+4硬盘位的设计,不是简单的堆料,也并不是纯为“炫技”,而是纯粹为有需求的游戏玩家、AI开发者或设计创作者提前打下了扩展的根基。1个PCIe 5.0+3个PCIe 4.0的M.2 SSD插槽让你对动辄上百GB的3A游戏再无心理负担,也无需战战兢兢地思考该删谁或保留谁。同时,在4个SSD插槽的配置下,玩家还可以用4插槽进行磁盘阵列的组合,无论是Raid 0、Raid 1还是Raid 5都能轻松搭建,磁盘性能在安全性或速度上也将迎来质的飞跃。
在我看来,4内存插槽则对设计创作者或AI开发者的意义非凡。面对大模型的AI推理计算及超大模型3D渲染,动辄需要64GB或更高的内存需求环境,而4内存槽的冗余配置自然能让设计创作或AI开发者轻松组建128GB甚至更高的内存运行环境,从而让自己的工作事半功倍。
霜风散热矩阵
高性能本的温度和谐
▲内部霜风散热矩阵细节
暗影骑士·擎 7 Pro在散热结构上采用了霜风散热矩阵设计,内部使用了9根8mm加粗热管直接覆盖了CPU、GPU及供电电路区域,搭配对称设计的两只90mm大尺寸101扇叶涡轮扇,在大风力的辅助下实现了优秀的散热效果。在外部出风口上,暗影骑士·擎 7 Pro一共设计了左右两侧(各一个)和后部(两个)共四个出风口,左右侧的出风口为梯形设计且略有倾斜,能够较好地避免热风对屏幕显示效果带来的影响。
在实际测试过程中,我们发现暗影骑士·擎 7 Pro的风扇噪音控制还是合格的,在默认的自动调节模式下,即使处于持续的高负荷游戏状态,暗影骑士·擎 7 Pro的风扇噪声也相对较小,并不比办公室的空调声音大多少。
双烤也许是检测整体硬件性能和散热状况的最好方式,在双烤的状态下保持20分钟左右,暗影骑士·擎 7 Pro的GPU核心温度约78℃,CPU核心温度约90℃,此时CPU+GPU稳定功耗释放可以达到275W左右,表现非常不错。
宏碁暗影骑士·擎 7 Pro产品资料
显卡:NVIDIA GeForce RTX 5080(16GB GDDR7 ,175W)
处理器:英特尔酷睿Ultra 9 275HX
内存:32GB DDR5 5600(四插槽支持DDR5 4400/4000MHz,最大支持192GB)
存储 PCIe SSD 2TB(内置1×PCIe 5.0 M.2+3×PCIe 4.0 M.2共4槽,支持RAID 0/1/5)
屏幕:18英寸IPS屏( 2560×1600@240Hz,支持独显直连)
接口:1×USB 3.2 Gen 2 Type-C(雷电5+PD+DP2.1)、1×USB 3.2 Gen 2 Type-C(雷电5+DP2.1)、2×USB 3.2 Gen 2 Type-A、MicroSD卡槽、HDMI 2.1、2×2.5Gb RJ45有线网、耳机/麦克风接口
网络:KillerTM Wi-Fi 7+蓝牙5.4、2.5Gb有线网卡
电源适配器:330W
电池容量:98 Wh
尺寸:402mm×320mm×28~31.2mm
重量:3.9kg(不含适配器)
参考价格:19999元,国补后17999元
性能测试
1600p游戏畅玩,生产力表现优秀
作为旗舰级游戏本的代表,宏碁暗影骑士·擎 7 Pro在硬件配置上是非常慷慨的。
英特尔酷睿Ultra 9 275HX处理器基于英特尔全新的Arrow Lake架构打造,拥有24核心24线程 ,其中包含8个性能核心和16个能效核心。它的性能核基础频率为2.7GHz,睿频加速最高可达5.4GHz,能效核基础频率2.1GHz,最大睿频率4.6GHz。能够根据任务需求动态调整运行频率。在缓存方面,具备36MB智能高速缓存,有助于快速存储和读取数据,提升数据处理效率。这也是一颗在当前新上市的主流游戏本上经常能见到的“常客”,其基础功耗为55W,最大睿频功耗可达160W,总AI算力为33Tops(INT8)。
下面,我们一起来见证一下暗影骑士·擎 7 Pro的实际性能表现。
CPU单性能基准测试
在Cinebench R23处理器基准性能测试中,暗影骑士·擎 7 Pro的单核心得分为2262分,多核性能得分36464分。和我们之前测试过的一台酷睿i9-14900HX满功耗配置处理器的机型相比(多核28586分,单核2132分),酷睿Ultra 9 275HX相比上一代的酷睿i9-14900HX性能领先非常明显,尤其是在多核性能部分相比前代旗舰酷睿i9-14900HX领先近30%。
▲CPU单烤状态下,暗影骑士·擎 7 Pro的处理器功耗释放可以稳定达到125W左右。
Blender Opendata Benchmark的CPU渲染性能测试中,暗影骑士·擎 7 Pro在三个渲染模型中的得分分别为monster:220分,junkshop:133分,classroom:109分,与酷睿i9-14900HX相比不相上下,甚至还略略领先。
RTX 5080 笔记本电脑显卡基于 NVIDIA 全新的 Blackwell 架构打造,配备了7680个CUDA核心,相比上一代同定位的RTX 4080笔记本显卡(7424个CUDA核心),数量上有3%的提升。RTX 5080搭配了16GB GDDR7显存,显存位宽为256位,相比上一代GDDR6X显存,在数据传输速率上有显著提升,能够为显卡核心提供更快速的数据读取和写入支持。当然更重要的是,RTX 5080搭配了第四代RT Core光追核心和第五代Tensor Core AI核心,在光追游戏性能和AI性能上有更优秀的表现,AI算力最高可达1334 AI TOPS,本地部署AI大模型也没太大压力。另外伴随Blackwell架构RTX 50系GPU的发布,NVIDIA也将DLSS技术升级到了第四代,DLSS 4所特有的多帧生成技术能带来游戏性能表现上进一步突飞猛进,相比原生游戏帧率甚至能达到8倍或更高的性能表现。
游戏性能测试
首先是3DMark理论性能测试,在这部分的测试中,暗影骑士·擎 7 Pro表现出了非常优秀的性能体现,整体测试成绩相比前一代的旗舰RTX 4090也不遑多让甚至还有小幅胜出。如果与桌面平台的显卡对比,暗影骑士·擎 7 Pro搭配的RTX 5080笔记本电脑GPU的3DMark的成绩与RTX 5070桌面显卡性能接近。
在游戏性能测试部分,我们一共选择了8款热门游戏大作进行测试,其中有7款游戏支持DLSS 4(《最终幻想ⅩⅥ》经由Override DLSS优设模式支持)。
在1600p分辨率下,除了要求特别高的四款开启了最高效果的路径追踪光追游戏(《赛博朋克2077》《星球大战:亡命之徒》《心灵杀手2》和《黑神话:悟空》)之外,暗影骑士·擎 7 Pro都能在不开启DLSS的情况下实现60fps+的游戏运行效果,开启DLSS 3平衡模式之后,后更是包括路径追踪光追游戏在内都基本实现了100fps+的绝对流畅运行效果。在开启DLSS 4 4X模式之后,帧率再度迎来了腾飞,基本能接近200fps+的流畅运行效果,甚至在《霍格沃茨之遗》游戏中达到了424fps的高帧率运行效果。足以完美契合暗影骑士·擎 7 Pro 240Hz的高刷新率。
从测试结果来看,开启DLSS 4 4X平衡模式之后,游戏帧率相比原生帧率在8款测试中实现了2.4倍~6.5倍的性能增长,相比开启DLSS 3平衡的情况,游戏帧率的增幅也达到了51%~83%。可见DLSS 4确实带来了游戏性能的突飞猛进,不愧为RTX 50系显卡的第一黑科技。
1200p分辨率下的测试结果与1600p分辨率相差不大,开启DLSS平衡之后,暗影骑士·擎 7 Pro在所有参测游戏都达到了100fps+的绝对流畅运行效果。DLSS 4 4X开启之后帧率更是进一步提升,相比原生帧率达到了2.2~5.6倍增幅,相比DLSS 3平衡模式下性能提升幅度也达到了59%~83%。
虽然暗影骑士·擎 7 Pro的屏幕分辨率最大为2560×1600,但作为配置了次旗舰的高端显卡RTX 5080,它在4K分辨率下是否有一战之力?答案是肯定的!我们用外接4K显示器的方式,在4K分辨率下测试了暗影骑士·擎 7 Pro的游戏性能表现。从测试结果来看,对于《霍格沃茨之遗》这种要求不算太高的游戏,即使不开启DLSS,暗影骑士·擎 7 Pro也能保证60fps+的流畅运行效果,开启DLSS 4 4X之后更能达到230ffps的超高帧率。即使面对《赛博朋克2077》开启了最高路径追踪光追效果的设置下,开启DLSS 4 4X平衡模式之后,游戏帧率也能达到近百帧的程度。所以,暗影骑士·擎 7 Pro在4K分辨率下仍有足够战力,喜欢外接4K显示器玩极致效果游戏的玩家,完全可以一试。(想玩4K的玩家不推荐采用NVIDIA驱动面板内建的DSR方式实现4K分辨率,极容易导致游戏中的各种不稳定表现,会极大影响游戏体验。)
▲GPU单烤状态,暗影骑士·擎 7 Pro的显卡性能释放可以稳定达到174W左右,充分挖掘出了RTX 5080笔记本电脑GPU的性能。
AI与设计创作性能
再来看暗影骑士·擎 7 Pro在AI性能和设计创作生产力方面的表现。首先在UL Procyon AI Image Generation的AIGC性能测试部分,在SDXL FP16大模型图片生成性能上,TRT扩展下暗影骑士·擎 7 Pro可以达到15.225秒/张的出图速度,在SD1.5 FP16标准模型中等尺寸图片的生成性能上,TRT扩展模式下可以达到2.134秒/张的速度。而在SD1.5 INT8精度格式下的出图速度甚至可以达到0.94秒/张,性能表现令人惊喜。
再来看AI文本推理生成性能。在UL Procyon AI TEXT Generation测试中,Phi 3.5小模型下暗影骑士·擎 7 Pro可以实现150Tokens/s的词元输出速度,在7B模型下也能实现超过100Tokens/s的词元输出速度,即使面对Llama-2 13B大模型,词元输出速度也可以达到56.8Tokens/s。同时,在ML Perf测试中,词元输出速度也超过了100Tokens/s,整体性能表现十分抢眼。
V-Ray Benchamrk GPU RTX的测试项中,暗影骑士·擎 7 Pro得到了7388分的高成绩,这也表明暗影骑士·擎 7 Pro不只是游戏性能强悍,在3D渲染性能上也有非常优秀的表现。同时在Blender Opendata Benchmark测试中的三个模型渲染上,暗影骑士·擎 7 Pro也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绩,表明暗影骑士·擎 7 Pro面对一般的设计创作应用毫无压力。
存储性能与散热测试
暗影骑士·擎 7 Pro配置的2TB PCIe SSD性能颇不错,连续写入速度达到了6000MB/s以上,连续读取速度也达到了7085MB/s,基本处于PCIe 4.0 SSD的优秀成绩序列。
作为搭载RTX 5080显卡的高性能游戏本,暗影骑士·擎 7 Pro的散热控制还是比较到位。在双烤30分钟左右时,用热成像仪测得暗影骑士·擎 7 Pro的温度高点出现在背部出风口附近,约为38℃,此时ASDW游戏操控区的温度被控制在35℃以下,基本不会影响操作的体验舒适度。
一款堆料,更懂你的游戏本
当然它也有不完美的地方,比如触控板按压略显反馈生硬,脱电源依靠电池续航依然是游戏本的痼疾等。但瑕不掩瑜,对游戏本来说,堆砌顶级硬件不难,难的是让硬件理解玩家。我们认为,暗影骑士·擎 7 Pro就是一款很懂玩家的高端游戏本产品: A面表面类似碳纤维那种质感的表面处理不是为了“看起来高端”,而是让你手掌不打滑、日常携带不留指纹;四内存槽+四硬盘位不是为了参数好看,而是让你不用频繁删游戏、让创作者不用望着大模型发愁兴叹,让视频创作者无需外接存储扩容;强悍的游戏性能和AI算力表现不是为了“跑分碾压”,而是让你游戏体验更丝滑,让你享受路径追踪光追游戏的瑰丽世界,让你在设计创作应用中跑得更快。
优秀的设计、拉到巅峰的配置结合高性能表现,暗影骑士·擎 7 Pro这款旗舰游戏本不只是性能怪兽,更是懂玩家操作习惯、懂创作者效率需求、懂未来技术趋势的全场景伙伴。暗影骑士一直都在致力于打造一个玩家体验感极佳的AI战神,在暗影骑士·擎 7 Pro上我们也确实有此深刻的体会。无论你是追求极致沉浸感的硬核游戏玩家,还是需要一机多用的“斜杠青年”,暗影骑士·擎 7 Pro都是能够满足你需求的那个它——不只是冰冷的硬件堆砌,而是懂你每个操作习惯、陪你征战每个场景的“老友”。